《蝴蝶效应经济学》中的几个小故事

这两天把《蝴蝶效应经济学》这本小书读完了,书不长,是一本小册子,但是写的比较好玩。作者是保罗.奥默罗德。

1、蚂蚁的故事

此书的核心是一个在80年代做的和蚂蚁有关的试验,假设有两堆同样的米粒,放的和蚂蚁窝等距,一个标注为A,另一个标注为B。然后昆虫学家观察蚂蚁到底去哪一堆取食。

咋一看,我们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是50%的蚂蚁去A堆取食,50%的蚂蚁去B堆取食。

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蚂蚁的在A、B之间取食的比例波动性很大,5:5的比例结果几乎没有观测到。一旦大多数蚂蚁到其中的一堆,比如说A堆取食。这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而之后,又可能发生逆转,大多数蚂蚁转向B堆取食,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生物学家的解释是:蚂蚁有很强的从众性(有一种解释是,蚂蚁在爬行的路上会留下气味,之后的蚂蚁会跟随),如果多几只蚂蚁往A堆走,那么会有更多的蚂蚁跟随着往A堆走,最后导致了大多数蚂蚁往A堆走。之后,如果趋势被逆转,大多数蚂蚁又会往B堆走。

因此,蚂蚁在A堆和B堆之间取食的比例经常在极端值之间波动,且在极端值上会持续较长时间,唯独较少在50:50这一理论值上停留。

人类作为一种群居且从众的动物,其实比蚂蚁高明不了多少。

2、录像机的故事

在20世纪80年代,Betamax和VHS公司在抢录像机市场份额,Betamax录像机很容易操作,但是最终被更难操作NHS录像机被挤出了市场。

这是因为VHS录像机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之后,有更多的人会购买VHS录像机,这样更多的录像带是按照VHS录像机的规格生产的。最终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循环。导致了几乎买不到B录像机的录像带,最后作者也不得不改用了V录像机。

这个例子告诉了我们,均衡这一个概念在很多时候是一个joke,经济中更多的是正反馈的循环,但是这一正反馈循环,如同核聚变一样,需要到达某一个临界值之后,才可能发生。

3、犯罪和刑罚

所有人都知道,加大对于犯罪的惩罚有助于减少犯罪,但是这一效果究竟多大呢?

作者发现,在社会处于高犯罪率状态时,加大刑罚力度,对于减少犯罪率收效甚微,但是随着高压政策的持续,刑罚力度到达某个临界态时,社会就会从高犯罪率状态过度到低犯罪率状态。此时,即便缩小刑罚力度,犯罪率也会保持在低位。

这一论点的背后的逻辑在于:犯罪行为并非如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是个人利益权衡的结果,他更是一种社会互动的结果。当一个社会处于高犯罪率状态下,青少年之间的互动,会使得更多的人犯罪,而更多的人犯罪,又会使得这一正反馈循环加剧。

这一论点是有较好的实证基础的,一个社会群体的罪犯比例越高,其他个人转化为罪犯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来说,社会群体的犯罪率的分布总是保持在一种稳定的状态。比如说,黑人比白人更容易犯罪。

在环境的影响下,正反馈循环开始起作用,于是高犯罪率的社会状态得以保持。而在严刑峻法的持续高压下,犯罪分子的比例逐步缩小到某个临界值之下,社会的风气逐步好转。社会也进入了一个低犯罪率的状态。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严打对于扭转80年代初期的社会风气,有着重要作用。在严打之后,社会的犯罪率从高状态过度到了低状态。

4、穷国和富国

传统的增长模型总是假定规模报酬不变,这一脱离现实的假定得出来的结论是:增长的收敛。这与当前穷国和富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和矛盾的。

作者的研究发现,实际数据并不支持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比如20世纪的西欧国家的增长率要高于19世纪。而在1820年,西欧地区已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了。增长率并没有实现收敛,而是继续发散。

对此,作者认为,如果一个经济进入了一个正向的反馈循环,那么其将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而非规模报酬不变。

自我强化的过程一旦开始,就很难逆转。这表现为规模报酬的递增。

作者构建了一个极其有趣的仿真模型对此加以论证。

5、资产价格的锚定

从长期来看,汇率应该满足购买力平价理论,但是实际中,汇率却可能会大幅度偏离基本面,这些偏离,无论是高于还是低于,都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人类往往是从众的,当货币被高估时,投资者往往会认为这一高估是合理的,并将这一错估持续较长的时间。而一旦泡沫破灭,他们又会过度反应,将这一货币过度低估。

这就如同蚂蚁,在A堆和B堆之间的取食比例,往往在极端值之间波动,极少会停留在50:50的这一理论值上。

股票价格,应该也是如此吧,当一只股票被高估时,群体的互动,会催生市场的狂热,将其抬高到一个高估的水平,并持续一段时间。而一旦泡沫破灭,群体的过度反应,又会将其打入地狱。并让其在一个低估值水准上持续较长的时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比之于蚂蚁,还真好不了多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