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知识扫盲(2)

复式记账法的起源

现代会计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威尼斯,但是人类开始进行财务记录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因为总会有一种需求,即计算一个人到底拥有多少财产的需求。在没有通用货币之前,人们不得不对所有财产加以罗列记录,那时候的账目大约是这个样子:

我拥有:一头牛、两只猪、十只鸡,十五只鸭……

有了通用的货币之后事情就简单多了,这些牛、猪、鸡和鸭都可以折算成多少单位的货币,加在一起之后,只要简单的一个数字就能反映财产状况。然而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说数字的计算是件挺麻烦的事情,好在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通常,我们把1、2、3、4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然而这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创造者是印度人,对于欧洲人来说,这是阿拉伯人教他们的,理所当然称作阿拉伯数字。

有了通用的货币单位以及方便的记数方法之后,会计的诞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由于当时的威尼斯是欧洲最繁华的贸易城市,复式记账法也就是在此产生的。1494年,一名叫做帕乔利(Friar Luca Pacioli)的修道士在威尼斯出版了会计学的鼻祖之作《算术、几何、分割比例大全》,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会计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复式记账” (double entry bookkeeping)。坚持复式记账纪律所带来的精确性,使得商人们可以知道事业上各个部分的状况,让他们能够更加随心所欲的控制企业的发展。对于股东来说,也不用担心经营者恶意隐瞒利润了,虽然完全避免也是不太可能的。由于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追求利润,有了完善的财务记录之后,人们甚至不用去企业实地调查,光看财务报表就能知道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问题又出在何处。

复式记账的做法是,每一笔交易都要记入账簿两次,一次作为实质性的资产状况的变化,如购入或者贩卖商品;另一次作为财务状况的变化,如收入或者支出带来资金上的变化。两本账本需要定期核查,这样商人们就能有效避免文书错误而造成的麻烦,如果只有一本账本,那要是某一处出了错,你基本上是很难找出错误所在的,两本账就能逐条核对。两本账目如果能互相平衡,那么就说明账目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一本“混账”,这个词在中文里还有骂人的意思。

其他一些基本概念

账目还是帐目?这两个词在原先是都可以使用的,但最近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已经明确把两者分开处理,由于古人常把账目记于布帛上悬挂起来以利保存,故称日用的账目为“帐”,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另造形声字“账”,表示与钱财有关。现在凡牵涉到钱方面的,都是用账,帐由于从巾字旁,只能用在蚊帐、帐篷之上。

责权发生制会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大部分的财务信息都是以责权发生制为基础进行记录的,所谓责权发生制是指:即使真实的现金交割没有发生,只要收入或支出的事件发生了,那就要进行记录。我们可以分以下三点来进行理解。

一.某位客户在六月份买了公司的产品,但他没有当场付费,到了十月份他才把货款全部结清。此时,这笔销售应该记录在六月份,因为没有拿到钱,所以属于应收账款。同样的,如果某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于是客户在六月份就把钱付了,公司直到十月份才把产品交付,那么六月份的钱就是预收账款,属于对客户的负债。

二.公司借了场地在一月份开始办公,预先付了一年的房租,从一月一直到十二月,虽说第一个月就已经把全年的房租都付了,但第一个月的支出应该是1/12,而不是全部。某公司投资建设了一家新厂,虽然钱都已经花掉了,但工厂需要逐年计算折旧。

三.假设公司是每月15日发工资,而会计年度是在12月31日结束,那么16日到31日这段时间的工资可不能记入下一年度的帐,会计上应该把这看作是对员工的负债,而记入本年账目。

会计账目是针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描述语言,既然是语言那就必然有所谓的语法,而会计准则就是会计语法,每一个会计师或审计师都需要遵守。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语言可能不同,所以出现很大的差别也在所难免,最近的一个极端例子是关于“潍柴动力”的,其A股2007年业绩预增140%,而其H股2007 年出现重大亏损。公司还是一个公司,不同的会计语言造成了相差悬殊的结果。

很多上班族都有去公司财务室报销的经历,要想入账就必须要有凭据,也就是所谓的发票,没有发票的话是不会给你报销的,但其实财务报表远没有这么精确,就像上文所说,某位客户六月份买的东西,直到十月份才给钱,但要是此人破产了根本没钱怎么办,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例如,应该计提坏账的比例是多少?资产的折旧应改怎么算?废弃的存货应该怎么摊薄?这些都只能估计。实际上,很多上市公司对最终的财务报告应该用怎么样的估计数字有很大争议,但我们并不需要太担心,巴菲特说:宁愿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或者说,只要你能正确把握大方向,那么小问题都是可以忍受的。怕就怕眼睛里都是小问题,而看不见大方向。

上市公司财务作假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担心的,最好的办法是千万不要和这类作假的公司打交道,买他们的股票是万万不能的,但我们也不应该认为多数公司都是作假的,更不能认为:反正公司会作假,所以炒股根本就不要看公司的财报。一旦这么想,那么距离亏钱就不远了。财务作假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等等,这些著名的大公司最后都因为财务作假被揭发而破产。

我们应该怎么去防范那些作假的公司呢?解决办法很简单,如巴菲特、彼得林奇、林园等等所说的,买那些简单公司的股票,所谓简单公司是指其业务非常容易理解,因为任何作假的第一步就是把事情搞复杂,谁都知道简单的事情是没办法作假的,所以我们投资那些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公司,那么上当的可能性极小。对那些没有实际收益,只是靠贩卖“幻想概念”为生的公司,更是不能碰。

就拿安然丑闻为例,最初安然公司只是个输送管道天然气的公用事业公司,业务非常简单,虽说不一定能赚大钱,但好好的活到今天是没问题的。但其老板打算把自己打造成全方位的巨头,于是举债收购,买了一大堆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业务,由于正赶上互联网泡沫,还高价买下了不赚钱的网络宽带等等,此时的安然已经复杂到没人能够理解的地步了。公司借的债务总要还的,即使不还,至少利息要付,但买下来的那些业务没亏钱就不错了,哪里能够盈利?搞到最后没办法,只能修改财务报告。这告诉了我们一项重要事实:上市公司财务作假并不是为了故意骗钱,而是为了延长自己的死亡时间,不作假的话早完蛋了,作假好歹还能多活几天。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