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理“七宗罪”

人类是一种感情动物,是有七情六欲的。我们经常说,赌博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性,因为人在利益面前往往会乱了分寸,“眉间心上,无计可回避”。虽然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几乎没人会嫌钱多,有些人在利益面前表现淡定,更大的可能是诱惑的份量还不够大。

投资是一种人类行为,它是受到心理和情感因素影响的。我们知道,股票市场的风险很大,踏入投资领域的相信都是聪明过人,或者自认为不落人后。也确实许多人具有分析行业和公司的能力。朋友圈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人才,起先他们不辞辛苦地搜集资料,然后通过分析事实和数据得出相似的投资结论,但随着股价的波动起伏,有的认识和决策逐渐分离,有的甚至反向操作。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心理因素,恰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言:“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投资心理包括贪婪和恐惧等诸多独立因素,相信投资者都耳熟能详。在此不厌其烦摘抄罗列,只是为了自我警醒,毕竟作为一个投资体系,投资心理关终究是要过的。

第一种是贪婪。大多数人投资股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这不管是作为压力和动力都情有可原。危险产生于当渴望变成贪婪的时候,此时它强大到可以颠覆常识和逻辑的地步,公司质地无关紧要,估值指标都是扯淡。投资者忽略风险因素,高价买进热门股,并在价格已经过高时抱着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期望,继续持股不动甚至持续加大投入。

第二种是恐惧。近日投资圈热议谁将是股市第一高价股,戏说当网宿科技和贵州茅台狭路相逢,瞪眼而视互骂傻逼,看似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这里不是说网宿科技如何,而是说一种现象,当市场信奉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时候,往往也是市场不够理性的表现。胆大并不代表就是实力,业绩才是投资的基础。当无视公司基本面,以及事实和数据的时候,恐惧变成恐慌,就是一种过度忧虑,它妨碍了投资者本应采取的坚持和积极行动。

第三种是轻信。投资者永远在寻找高收益的机会,人人都想要一张无风险致富的门票。当市场、个体或一种投资模式获得短期高收益时,它通常会引起关注。当趋势延续,赚钱效应得到强化,越来越多人放弃质疑它是否合理和持续。加上信徒们开始四处游说,很容易吸引人们过度相信和羡慕,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产生“郁金香效应”,滋生泡沫。

第四种是从众。“旅鼠之迷”和股市“7亏2平1赚”定律揭示了群体性共识的荒谬。但一次又一次地,不赚钱甚至亏钱的郁闷和赚钱的欲望使得小心脏不堪重负,投资者变得越来越浮躁,心态不稳,意志薄弱的人开始气急败坏地骂娘,并逐渐放弃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将与生俱来的风险规避意识抛诸脑后,转而去相信那些所谓“存在就是合理”的东西。

第五种是嫉妒。嫉妒是人性里危害最大的一种心理。一个在孤立环境下感觉快乐的人,当他看到别人做得更好的时候,往往会变得痛苦不堪。在投资领域,投资者大多难以坐视别人赚钱比自己多这一事实。总想着超越别人,却无想超越自己。这是因为我们都有与别人相比较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导致“还是觉得你最好”,从而对自己的持股丧失信心。

第六种是自负。为什么市场那么多人愿意或积极参与看似击鼓传花的游戏,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能跑在别人前面,是别人而不是自己会被熊吃掉。相比之下,老实本分的投资者会清楚自己的不足并经常自省,敬畏市场,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他们厌恶风险,相信创造长期财富的最佳准则是稳定持续,在好年份赚取稳定的收益,在差年份承担更低的损失。

第七种是妥协。这是一种通常出现在行情后期的投资行为特征,即所谓的倒在黎明前。投资者会尽最大努力坚持自己的信念,但是当赚钱效应和心理压力变得无法抗拒时,他们会放弃并跟风。随着定价过高的股票走势更好,或者定价过低的股票持续下跌,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卖掉前者,买进后者。但是人们不会这样做的。自我怀疑的倾向与别人成功的传闻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并越来越大,最终迫使人们放弃坚持加入妥协的阵营。

资本市场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一般的投资者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很弱势很无奈,但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看过一些有关狙击手的电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作为一个狙击手,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此在投资领域也是“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