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风险

股市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风险观念,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绝大多数股民风险观念的荒谬,这大概是他们亏损的直接原因。

观念一:股价上涨,风险降低;股价下跌,风险加大。

观念二:股价上涨,风险加大;股价下跌,风险降低。

不知道你的风险判断是属于以上的哪种。我们先假设,我们去某商店购买食品,你是希望商品的价格下降呢,还是希望商品的价格上涨?没有人愚蠢到希望商店的商品价格上涨,除了那个人是商店老板或者商品供应商。但股市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当股价下跌时,人们悲观绝望,他们选择抛售而不是购买;当股价上涨时,人们欢欣雀跃,进而选择购买而不是卖出。难道股票市场所遵循的规律和普通的商品市场有所不同,它不必遵循价值规律——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那些认为股市价格可以永远地脱离价值的人,注定会在现实当中被市场狠狠地抽打,在20世纪90年代时的网络科技泡沫中,许多投资网络科技股票的基金经理们说“这次不同以往”,巴菲特和格雷厄姆被批驳成迂腐的不合时宜的老顽固,但最后却泡沫破灭后,那些名震一时的基金经理最后却湮灭在历史长河里,巴菲特依然还是占据着富豪棒的前列。后来的股市发展证明了约翰-邓普顿的一句话:“在投资里,代价最昂贵的一句话是——这次情况有所不同。”

国内上一次的牛市也是疯狂无比,许多人叫嚣着沪指可以达到万点,但最后现实无情地扇了人们一记耳光。前些日子,我看过一篇关于在平安股东大会的文章,当时有人下岗工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问马明哲,她在价格140多的时候买入的,而后来却已经只有40多了,现在应该怎么办。看到这样的文字让我觉得有些悲伤,文章作者是想告诫投资者选择好的公司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价格。如果把这个例子套用在上面的风险观念测试里,可以这样表述——是140元的平安风险大,还是40元时的平安风险更大呢?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不过如果有人还是看不清楚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个该死的问题。140元的平安和40元的平安都涨到160元,哪个获利更丰厚?答案是40元的平安。140元的平安和40元的平安都下跌到20元,哪个损失更小?答案还是40元的平安。竟然无论从获利更多还是亏损更少来看,40元时的平安更具有优势,也自然风险更小。但是普通的投资者却总是股价上涨而不是下跌购买,是不是显得和我们基本的认知截然相反吗?

不过用更低的价格购买要有个前提,那么这个企业必须是个优秀的。如果ST昌鱼的市价只有0.01元,虽然它的每股净资产达到了0.09元,应该算是有安全边际的,但考虑到它多年的亏损以及没有扭亏为盈的迹象,我认为这也是风险巨大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劣质企业更会损耗股东权益,而且作为小股民的我们很难通过对它进行清算而获取自己的利益。所以即使是0.01元的价格,我依然认为ST昌鱼是昂贵的,更不用说当前4到5元的价格了。这样的投资正题巴菲特所谓的“雪茄烟蒂式投资”,即只能抽上一口免费的烟,但最后却要付出被烫伤代价,早期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是这样的公司,后来巴菲特终于摒弃了格雷厄姆过度热衷价格而忽视成长的弊病,加入了菲利普-费雪对公司质量重视和集中投资,所以后来在自己的投资收益上更上层楼。所以在我看来,投资应该是,先选股,再选时。

彼得-林奇说:“投资领域里,最大的资产永远是人,人,人。”当然最大的负债也是人,人,人。以前看《十月围城》里,让我感慨最深的是胡军扮演的严孝国,他在完成自己刺杀孙文的使命后欣慰地死去。这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如果一个人渴望成为耶酥,行事却像撒旦一样;如果一个人渴望长寿,但却一直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如果一个人渴望在股市中获利,但却一直在做使他亏损的事。那么我认为他们都是让人感到悲伤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