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一定要选择性价比高的,这是价值投资者的共识,没有人反对。而且我们都坚信价格一定会向价值回归。但做了几年投资下来,我发现知道这些还不够。真实的市场情况是,价格一直围绕价值上下钟摆式运动,价格等于价值是很短暂的。格雷厄姆把市场价格比作一条狗,把价值比作主人,狗一会在主人前面,一会在主人后面,跟主人并步齐驱的情况很少。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价值对价格的牵引力。这个问题又决定了价格向价值回归的快慢。很多投资者忽略了这个问题,认为只要买入价格低于价值的企业即可,至于什么时候价值回归,那得依赖市场先生的情绪。我也一直这么认为,但经过几年的投资实践,我认为市场先生的情绪也有其内在规律。这恰恰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投资的成败,一个是性价比偏离幅度,一个是性价比回归时间。而时间问题大家往往认为不可预测,所以都忽略了。两个都是3折的投资,一个花了5年时间回归了,一个花了3年时间回归了,投资结果完全不同。
我得承认市场先生的情绪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但他也有一些规律。你不知道他明天想吃萝卜还是青菜,但你可能知道他不吃辣椒。对于市场先生,我们不能陷入不可知论。
纵观巴菲特的一生,他主要投资消费垄断企业。彼得林奇喜欢在逛街的过程中发现牛股。消费品是非常适合做价值投资的,因为生意有其稳固性,持续性,增长性。用吉利刮胡刀的男人,不管社会怎么变,胡子照样得刮。我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我没认识到消费品还跟时间价值有重大关系。因为消费品本身就有知名度,公司股票自然家喻户晓,这种企业的动态,大众很快就能感知到。所以,企业一旦出了问题,会迅速反应。价值偏离和回归都很快。而市场先生其实是有千千万万的投资者组成的,这些人也是消费品的日常客户。所以我认为,被大众普遍熟知的行业,价值回归的时间更快,与大众疏远的行业,价值回归的时间更短。这个不是绝对规律,但可以作为相对经验。所以,尽管总体上市场先生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但站在行业的角度或者人的角度,市场先生可能也有某些秉性是可以去研究的。市场先生归根到底是由人的行为组成。人对企业的看法,最后也是市场先生的看法。
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是一门艺术。但往往又会陷入博弈的歧途。真理和谬误之间,往往只是一线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