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投资的角度看罗素的火鸡问题

罗素的火鸡说的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一个关于归纳主义者火鸡的故事。在一个火鸡饲养场里,有一只火鸡发现,第一天上午9点钟主人给它喂食。然而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它并不马上作出结论。它一直等到已收集了有关上午9点给它喂食这一经验事实的大量观察;而且,它是在多种情况下进行这些观察的:雨天和晴天,热天和冷天,星期三和星期四……它每天都在自己的记录表中加进新的观察陈述。最后,它进行归纳推理,得出了下面的结论:“主人总是在上午9点钟给我喂食。”可是,事情并不像它所想像的那样简单和乐观。在圣诞节前夕,当主人没有给它喂食,而是把它宰杀的时候,它通过归纳概括而得到的结论终于被无情地推翻了。

这个故事当然不是讨论这只火鸡的可笑,而是嘲笑归纳主义者。确实,罗素的火鸡从有限的观察中学习,随着友好喂食次数的增加,它的信心增加了,虽然被屠杀的危险越来越近,它却感到越来越安全,当危险最大时它的安全感却达到最大值。于是嘲笑归纳主义者由此得出结论:真正的问题比这更具有普遍性。它直指经验知识本身,某种东西在过去一直起作用,直到它出乎意料地不再起作用,而我们从过去获得的知识实际上顶多是无关痛痒或虚假的知识,甚至是危险的误导。比如你对一个假设变量观察了1000天,它可以是任何事物:图书销量、血压、犯罪、你的个人收入、某个企业的利润、股票。然后你仅仅从过去的数据中得出关于其变化趋势特征的某些结论,并预测未来1000天甚至5000天的趋势。在第1001天,一个过去毫无准备的巨大的变化发生了!

应当说,罗素的火鸡还是很有智慧的,因为它善于观察,并且从有限的观察中总结出规律,不论怎么说,至少在这一年中它活得很好。而如果有另一只火鸡,它既不去观察,也不去归纳,而且还拒绝在上午9点钟进食,因为它可能知道无论它现在活得多好,也难以逃脱被屠宰的命运,结果可知,它很快就饿死了。

因此在我们看来,通过经验知识来指导未来的行动是明智的,而以未知的可能性为依据做出的判断,则是不切实际的。人类不可能穷极世界所有的奥秘,更无法确定黑天鹅什么时候来临。但有幸的是人类创造了科学这种知识体系,虽然它不是终级真理,但因为它客观、逻辑、实证、可重复检验的特点,保证它成为了人类对客观世界最可靠的认识。然而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这种最可靠的认识在将来,的确有可能性被证明是错的,比如在哥白尼“日心说”未诞生前的中世纪流行千年的“地心说”,但这已经是人类当前认识能力的极限范围了。

至于黑天鹅可能突然降临,其实也并非没有一点苗头。比如巴菲特早就警告,相对预算赤字或是消费债务而言,贸易赤字对美国经济的威胁更大,并可能招致“政治混乱”。“当前国外持有的美国资产较美国自身所持有的多3万亿美元。在我看来,这将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政治混乱……很快,我认为将会出现大的调整。”美国2004年的贸易赤字飙升至记录新高6659亿美元,当时巴菲特预计美国2006年的贸易赤字将超过7000亿美元。想一想,次贷危机难道与此无关吗?

不过,价值投资者对预测的立场非常明了:不要浪费时间预测,不管是经济预测,还是市场预测,或是个股预测。巴菲特明确表示,我们将继续忽略政治和经济预测,因为过去30年,“没有人能够预见到越南战争的扩张,物价与工资的调控,两大石油危机,一位总统的辞职,前苏联的解体,道琼斯指数一天跌破508点,以及国库券的收益在2.8%与17.4%之间波动”。什么是可以预测的?人的贪欲、恐惧和愚蠢是可以预测的,而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预测的。巴菲特从来就不相信谁能够预测市场,他甚至对预测很反感,他认为,股市预测专家存在的唯一价值是使算命先生更有面子而已。

既然市场是不可预测的,未来永远是不明朗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应对这种不可知的未来—-黑天鹅。价值投资者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应对黑天鹅唯一的策略就是,投资于业绩优秀的公司,在一个好的时机中买入,追求稳定获利,避免因推测未来的市场走势而造成的诚惶诚恐甚至是灭顶之灾。面对预测,必须明白,过去40多年里巴菲特创造了巨额财富,绝非是预测得来的。股评家告诉给你的某个股票将很快赚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如果能够实现的话,他们根本不会告诉任何人,他们自己早就赚饱了。莱格梅森基金公司的比尔·米勒说过:“我们认为经济实在是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预测。靠与经济预测或市场预测保持一致,将永远不会增加你金融投资的价值。”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