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资的几个基本问题

今天,我说几个最基本的投资问题:市场有效论,技术面还是基本面,能否战胜巴菲特的30%年化,买卖法则和交易体系,止损,重仓,心理因素。

市场有效论,随机漫步理论:

我的理解:市场的确难以经常准确预测。但是这两个理论本质上是错误的引导。理论发明者本质是学者的理论。现实的股票投资世界,我看到有很多人发现了在市场获利的稳定方法,也就是说,这些稳定获利的办法证明了他们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预测市场(当然是只要是较大概率,比如10次中8次成功,不一定是每次都成功),那么市场完全有效率和随即漫步理论就是错误的。我认为他们的成功体系可以证明市场并不随机,市场并不总是有效,市场先生也会经常犯错。

技术面还是基本面:

两派可能会争论不下。我的理解是,两派都有高人。对小资金来说,两派都可出现优秀的成绩。对于大资金(比如公募和阳光私募)来说,对于基本面的理解就是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辅以最基本的技术面分析,毕竟不能和小资金一样随时进出了。

能否战胜巴菲特的30%年化。

买股票不是养猪,一年后小猪长大,不是200斤,就是180斤,正常情况相差不多。股票市场,时间放大,比如5年,有的人100万变成10万,而另外的一些人,100万变成500万,甚至2000万以上。所以,股市上的变化是非常大,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个人。对于小资金来说,年收益达到50%和以上来说,完全是有可能的。前提是你对股市的理解足够深入,有自己的投资体系。更多就不说了。巴菲特早年的数据自己查询。据我所知,巴菲特早年连续超过50%。风生水起早期连续几年是200%的收益。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通过努力战胜巴菲特,那么你也就永远不会努力。

买卖法则和交易体系:

首先,很多业余者或新人是完全没有自己的体系的,或者有意识的忽视这这一点。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法则和体系。不同的人会发现不同的交易方法,没有人即是篮球高手又是滑冰明星。所以你要专注于少数方法。我见过的方法有这些:

短线。说实话,过去10年,我读过很多次关于短线高手的报道,比如一年取得的交易方法,从来就没有学习到真谛。今年我才开始明白并相信李旭东之类的短线交易,日积月累,可以积累惊人的收益,而且他的整个投资过程也是在媒体公布过的,无需去怀疑。当然,这个技巧不容易模仿,我也不会。

波段和中线。我本人就是以这样的思想操作部分仓位。雪球上无数晒账号的人,持有几个月抛售的,多数都算是中线。

长线,不多说了,高人太多了,风生水起。

看K线图为主。有的人就看K线图,有做低吸然后高抛的,有做平台突破的。只要不要重仓赌博一只股并且长期持有,基本上没有遇上连续下跌大幅套牢的。

止损还是不止损:

这个你必须要想清楚。前提要对股市的理解非常深入,他确信他买的股票,哪怕再下跌30%,还能涨回来。但是普通的人,尤其是连续投资经验不足5年的业余投资者,当你的股票明显下跌时(比如20%)你一定要考虑是不是自己错了。在投资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你买的股票,你认为是下一个2008年的大华,但它实际上却是2011年的洋河。这种情况,在普通投资者这里并不少见。

重仓还是轻仓:

轻仓者说要控制风险。重仓者说重仓才能有高收益。我的理解是:要取得连续50%以上的投资收益,合适的时机中重仓是必不可少的。

重仓还是轻仓,取决于你对股市的理解程度。股市高估风险很大或者金融危机的时候,轻仓空仓是最好的选择。(2008年,2011年)

心理因素:

其实,中国长大的人,很少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是什么状态,因为多数人都没有花时间学习过。在股市上,错误的心理状态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比如,2007年顶峰,你受2年股市大涨的影响入市并且没有及时退出,你实际上是受几个心理问题的影响:近期偏好,你认为股市会像前两年一样大涨;盲目乐观,你对股市根本不了解,却来投入大量的资金;侥幸心理,你认为接最后一棒的人不是你;无知心理,你对股市也没有理解,对自己的股市投资能力更是一无所知。

同样,你可能会受近期偏好,恐惧传递,失去耐心等问题在低位割肉离开股市。或者,你对开始下跌的股票置之不理,明知反弹无望但却不行动,进入了让自己的投资无人看管同时盲目幻想的状态。

这些情况,实际上,你每天都在面对,只是程度没有以上所说典型。正是这些不同的心理状态,造就了高手和业余的区别。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